首页 >> 行业

2023年正帆科技研究报告 设备、材料、服务三位一体的方案解决商

2023-04-28 10:55:03来源:中信证券

公司概况:

历史沿革: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正帆有限)创立于 2009 年,公司的发 展历经三个阶段。1)业务整合阶段(2009-2011 年):公司前身正帆有限成立后,于 2010 和 2011 年收购正帆半导体及正帆超净。其中,正帆半导体专注工艺介质系统业务中的设 备制造,正帆超净专注对外承接工艺介质供应系统业务。2)业务拓展阶段(2012-2014 年):公司丰富自身产品和服务,于 2012 年设立正帆华东和合肥正帆,开始布局医药产业 和高纯特种气体业务,同时承接部分洁净室配套系统业务。3)业务上升阶段(2015 年至 今):公司在工艺介质供应系统业务中逐渐向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技术壁垒更高的领域 迈进,成为德州仪器、中芯国际等大型客户的合作伙伴。围绕工艺介质供应系统业务,除 了为客户新建项目提供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以外,公司亦会为客户已建成的项目提供技改工 程、 设备制造、 配件综合采购、运营等服务。此外,经过数年的研发与实践,公司在高 纯特种气体业务方面行稳致远,实现了砷烷、硅烷等产品的批量销售。


(资料图片)

主营业务:CAPEX 业务占主体,OPEX 业务发展提速。公司深耕工艺介质供应系统 业务多年。工艺介质供应系统用于向工艺生产设备供应高纯气体和高纯化学品。围绕下游 客户的核心工艺流程,公司提供符合标准的工艺介质和工艺环境解决方案,为下游客户提 供包围式服务。按照业务的内容划分,公司主营业务包括:(1)气体化学品供应系统的设 计、生产、安装及配套服务;(2)高纯特种气体的生产、销售。按照业务的属性划分,公 司的业务可分为装备固定资产投资(CAPEX)业务和服务运营开支(OPEX)业务。CAPEX 业务为设备与系统集成,包括高纯气体输送设备、超高纯化学品输送设备、研磨液混配及 输送系统、工艺设备、真空装置、高纯介质设备系统集成、洁净流体系统等;OPEX 业务 包括高纯电子特种气体、设备的 MRO(维护、维修、运营)以及再生循环解决方案。

产业链:工艺介质供应系统包括供应设备和整体系统,行业上游为阀门、管道管件、 仪器仪表、电气控制等原材料供应商,公司通过采购高洁净应用材料,经设计、制造、安 装等步骤,形成最终的工艺介质供应系统,满足下游客户在生产过程中对高纯介质的供应 需求。行业下游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光伏、光纤通信、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和生物医 药等行业。高纯特种气体属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行业上游为气体分离及纯化设备制 造业、基础化学原料行业、压力容器设备制造业等产业。公司提供的特种气体包括砷烷、 磷烷、硅烷、混合气体、氨气和三甲基铝等,生产工序包括气体合成、气体纯化、气体混 配、气瓶处理、气体充装、分析检测。公司的高纯特种气体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 板、光伏、光纤通信等领域,与公司工艺介质供应系统下游客户协同性强。

股权结构:YU DONGLEI 和 CUI RONG 夫妇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风帆控股 100% 股权,通过风帆控股间接持有公司 19.9%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的核心管理层成 员,如周明铮(技术副总监、医药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持股 5.1%)、黄勇(董事,副总经 理,持股 5.1%)、李东升(技术总监,持股 1.3%)等均持有公司股权,实现管理层利益与公司长期利益有机结合。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公司已推行两期员工股权激励计划, 有利于激发人才潜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公司 2022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8.04 亿元,营收规模已经接近 2021 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 46.04%;归母净利润 1.37 亿元,同比增长 27.67%。2021 年实现营收 18.37 亿元,同比增长 65.63%;归母净利润 1.68 亿元,同比增长 35.53%。

业务占比: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工艺介质供应系统、电子气体和其他业务。从营收占比 来看,工艺介质供应系统占比较高,2021 年营收 16.38 亿元,占比 89.24%;高纯特种气 体业务成长迅速,2021 年营收 1.76 亿,同比增长 64.21%,占比 9.57%。按下游行业占 比来看,近年来泛半导体领域整体发展迅速,2021 年营收 14.33 亿元,占比为 78.03%。 其中,集成电路和光伏领域营收占比高,2021 年集成电路和光伏营收分别为 4.64 亿元和 6.35 亿元,占比 25.27%和 34.57%。此外,生物医药行业增速较快,2021 年生物医药行 业营收 1.86 亿元,同比增长 27%,占比 10.15%。

毛利和毛利率:公司主营业务毛利增长较快,工艺介质供应系统毛利占比高,2021 年毛利为 4.37 亿元,同比增长 53.74%,占比 91.03%;电子气体业务增速较快,2021 年 毛利为 0.35 亿元,同比增长 112.79%,占比 7.21%。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定,工 艺介质供应系统和电子气体的毛利率分别在 27%和 20%左右。

费用和费率情况:2021 年公司的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在 10%和 2%左右,稳中有 增,主要由于管理人员、股份支付、顾问咨询费等增加和销售人员增加。此外,公司不断 增加研发投入,2021 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为 0.78 亿元,同比增长 49.02%,研发费用率为 4.26%。公司的总费用率在 17%左右,整体呈波动趋势。

CAPEX 业务覆盖多行业,公司持续研发扩宽产品线

CAPEX 业务包括电子工艺设备和生物制药设备

公司的 CAPEX 业务为设备与系统集成,包括电子工艺设备和生物制药设备,是公司 的核心业务。电子工艺设备主要包括特气柜、化学品中央供应柜、分流箱、化学品稀释混 配单元、液态源输送设备,生物制药设备主要包括制药用水设备(纯化水机、注射用水机、 纯蒸汽发生器、储存与分配模组设备等系列产品)、生物工艺产品(生物发酵/反应器、超 滤纯化、培养基与缓冲液、灭活设备等系列产品)和高端制剂装备(分散乳化、精确配制、 超纯滤化、在线清洗设备等系列产品)。

公司的电子工艺设备主要用于工艺介质供应系统。基于气体、化学品的特性和工况要 求,工艺介质供应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输送分配、蒸发冷凝、混合稀释等。通过对这些 环节进行功能设计和设备开发,同时配备智能化软硬件监控平台,对气体、化学品的运行 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可以实现对下游客户在物料输送过程中的纯度控制、工艺控制以及 安全控制,并帮助客户从设备到整体系统进行智能化管控。

公司的生物制药设备主要是为医药制造产业提供符合中国和欧美各国药典及 GMP 标 准的洁净流体工艺系统,从单元装备到系统集成服务,助力抗体蛋白等生物药、疫苗、细 胞与基因之治疗、体外诊断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电子工艺设备海外占据优势,生物制药设备竞争相对分散

工艺介质供应系统行业海外龙头起步较早,在高端市场占主导地位,国内供应商加速 崛起。工艺介质供应系统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在技术、品牌、人才、资金等方面具有 较高的壁垒,对进入者要求较高。工艺介质供应系统行业发轫于 20 世纪 70 年代,逐步形 成一系列一流供应商,包括法国液化空气集团、东横化学株式会社、台湾帆宣系统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等。这些供应商拥有先进的技术,而且和下游行业中的跨国企业建立了良好的 合作关系。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领域,出于最小化工艺技术风险的考虑,下游行业偏 好于海外供应商。国内工艺介质供应系统行业中,包括公司和少部分供应商进入行业的时 间较早,伴随着国内工艺介质供应系统行业起步而发展,在发展中形成了完整的设计、生 产、服务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相对稳定的优质客户群,具备以本土企业为主要 客户同时拓展国际客户的能力。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主要是小规模的供应商,受限于设计、生产水平、人才、管理等因素,业务范围以小型系统安装、在配套工程中提供劳务服务为 主,难以为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端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从营收规模来看,以正帆科技和至纯科技为代表的本土供应商与海外一流供应商仍有 一定差距。作为国内工艺介质供应系统一流供应商,正帆科技发展迅猛,2021 年总营收 为 18.37 亿元,同比增长 65.63%;另一主要本土供应商至纯科技总营收为 20.84 亿元, 同比增长 49.18%。但与海外一流供应商相比,如帆宣科技和汉唐集成 2021 年总营收分别 为 79.36 和 53.07 亿元,本土供应商的营收规模仍存在一定差距。

生物制药设备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集中度低。随着制药设备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不断有企业进入到生物制药设备市场。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截至 2020 年,中国 生物医药设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 145家,行业竞争者众多,市场集中度整体较低。 从营收和市占率来看,2020 年中国生物制药设备市场 CR2 仅为 12.97%和 23.85%,从生 物制药设备产量来看,CR2 超过 45%。根据市占率,可以将生物制药的设备企业分为三 个梯队,其中东富龙和楚天科技市占率超过 10%,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

多领域构建 CAPEX 业务广阔市场,光伏及医药预计增速较快

CAPEX 业务下游应用广阔,具备较强的成长性和抗风险能力。从下游应用来看,电 子工艺设备主要用于工艺介质供应系统,下游包括集成电路、光伏、面板显示、半导体照 明、光纤制造等泛半导体行业。其中,集成电路和光伏是公司电子工艺设备的主要下游应 用领域,营收占比高,近年增速较快,半导体照明、光纤制造、面板显示等行业营收相对 稳定。生物制药设备用于生物医药行业。生物医药行业周期性较弱,近年来持续增长,公 司相关业务增长较快,市场潜力较大。

(1)集成电路领域:2022 年下半年以来,下游消费电子需求放缓,全球集成电路行 业进入下行周期。根据 IC Insights 数据,预计 2023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将下降至 10409 亿元,同比减少 19.3%。根据 SEMI 预计,2023 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开支将下降至 6887 亿元,同比减少 2.0%。中国半导体市场受影响较大,半导体设备开支出现下滑。据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2 年 10 月中国进口半导体制造设备 4226 台,进口额约 20 亿美元, 与往年同期相比减少 39.8%和 23.1%。

我国头部半导体公司推出扩产计划,尽管受到美国对华产业链限制加码影响,短期内 工艺介质供应系统下游订单有望持续获得。中芯国际在上交所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未来 五至七年内,要逐步推进中芯深圳、中芯京城、中芯东方、中芯西青四个新项目建设,未 来达到每月完成 34 万片 12 寸晶圆加工的产能,并将 2022 年的资本支出从 55 亿美元上 调至 66 亿美元。2022 年 10 月底,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信息,华润微投资 220 亿元 投建深圳 12 英寸线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 48 万片 12 英寸功率芯片的产能。士兰 微在公告中披露分别投资 39 亿元、15 亿元和 30 亿元,投建年产 36 万片 12 英寸芯片项 目、SiC 功率器件生产线项目和汽车半导体封装项目。随着国内厂商的投资推进,未来几 年中国集成电路领域工艺介质供应系统需求有望获得增量。

我们预计,2023 年全球和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工艺介质供应系统市场空间分别为 520 亿元和 156 亿元。近年来中国半导体资本开支在全球半导体资本开支占比约 30%,我们假 设近年中国半导体资本开支占比相对稳定,保持 30%,并假设工艺介质系统在整个项目资 本开支中占比为 5%,则预计 2023 年全球和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工艺介质供应系统市场空间 分别为 520 亿元和 156 亿元。

(2)光伏领域:光伏行业保持高景气度,拉动上游工艺介质供应系统行业需求增长。 随着《巴黎协定》的生效,各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作为主流的新能源发电类 型而受到重视。光伏行业技术进步迅速,光伏系统成本迅速下降,全球光伏行业处于增长 周期,光伏产能迅速拉升。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光伏新增 装机量从 2017 年的 99GW 增长至 2021 年的 183GW,预计 2022 年和 2030 年新增装机 量将分别达到 240GW 和 360GW。受到光伏产能扩充的拉动,全球光伏设备市场规模持 续上涨,2021 年达到 447 亿元,同比增长 16.4%,CPIA 预计 2022 年将保持增长,达到 471 亿元。

中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光伏行业发展,中国光 伏行业发展迅速。政府推出《“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 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清洁能源使用政策、“碳中和”政策支持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 可再生能源。2021 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 55GW,同比增长 13.86%,CPIA 预计 2022 年 和 2030 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 122GW 和 128GW。受到全球和国内光伏市场需求 拉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设备市场,2021 年随着光伏企业产能扩张的计划发 布,相关设备厂商订单不断增加,我国光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400 亿元,同比增长 42.86%,CPIA 预计 2022 年我国光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上涨,达到 410 亿元。

2022 年中国光伏企业继续开启新一轮扩产,A 股光伏领域上市公司先后宣布了投资 总额超 2500 亿元的产能扩张计划。CPIA 预计 2022 年中国光伏设备销售收入将超过 410 亿元,工艺介质供应系统行业作为光伏设备行业的重要细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我们预计,中国光伏行业工艺介质供应系统 2025 年市场空间将达到 215 亿元。根据 中国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 年 1-10 月我国光伏领域投资额为 1574 亿元,我们假设 2022 年全年投资额为 1889 亿元;2023-2025 年,参考光伏装机量的增速,假设光伏领域投资 额保持 23%-48%的高速增长;假设工艺介质系统在整个项目资本开支中占比为 5%,我们 测算中国光伏行业工艺介质供应系统 2025 年市场空间将达到 215 亿元。

(3)LED 领域:2019 年-2022 年上半年,中国 LED 照明渗透率持续增长,中国半 导体照明市场发展稳健。根据 CSA 数据,中国 LED 照明产品渗透率持续上升,从 2017 年的 65%增长至 2021 年的 80%,预计 2022 年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达到 83%。我 国 LED 照明行业市场规模从 2019 年疫情开始时的 7548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9428亿元。 随着国内 LED 照明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LED 照明领域工艺介质供应系统需求有望实现 较快增长。

(4)面板领域:2022 年以来,显示面板行业需求放缓,短期内 OLED 投资仍是重要 增量。2020-2021 年,受到消费电子需求拉动,显示面板出货量持续上涨。2022 年,消 费电子需求放缓,显示面板需求逐季下滑,根据 CINNO 数据,2022 年全球 AMOLED 智 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 6 亿片,同比下滑 10.3%。中国大陆 OLED 面板厂商市场份额仍保持 增长态势,2022 年国内厂商出货份额占比 29.3%,相较于 2021 年的 20.3%增加了 9 个百 分点。当前,LCD 投资步伐放缓,OLED 投资依旧保持积极,短期内显示面板行业工艺介 质供应系统需求有望保持稳定。

(5)光纤领域:中国 5G、千兆光网和数据中心建设快速推进,我国光纤光缆行业高 景气度。2021 年,工信部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计 划用三年时间,千兆光纤网络具有覆盖 4 亿户家庭的能力,5G 网络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 和重点行政村覆盖,我国光纤行业需求量快速上涨。中国光纤光缆产量从 2019 年的 26515.6 万芯平米增长至 2021 的 32181.5 万芯平米,2022 年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截 至 10 月份,光纤光缆产量已经超过 2020 年全年产量。随着光纤行业产能快速扩张,光纤 行业工艺介质供应系统需求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6)生物医药行业:公司的生物制药设备主要用于生物医药行业,生物医药行业稳 中有增,2016-2020 年市场规模 CAGR 为 20.5%。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 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行业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 1836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3870 亿元, CAGR 为 20.5%,据沙利文预测(转引自头豹研究院),2025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 将进一步增长至 8332 亿元,2021-2025 的 CAGR 为 15.7%。中国生物制药设备行业主要 细分市场包括生物反应器、配液系统、层析超滤系统、DP 设备、过滤组件五大环节。受 到下游拉动,中国生物制药设备行业高速增长,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主要细分市场规模 在 2016 年为 179 亿元,2020 年达到 362 亿元,2016-20 年 CAGR 为 19.2%,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639 亿元。

持续研发拓宽产品线,覆盖优质客户,Gas Box 有望贡献新增量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的发展道路,围绕电子工艺设备和生物制药设备, 形成底层核心技术。在电子工艺设备和生物制药设备业务中,公司掌握了关键高端制造设 备部件的研发能力。根据下游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工艺需求,研发出具有复杂理化特性 工艺介质的供应系统,不断提升产品对介质纯度、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控制能力以 及安全防护能力。此外,公司通过进一步研发,实现了关键材料的循环利用技术,攻克废 料收集、纯化以及循环再生的技术难点,为客户提供减排及资源再生循环的业务。围绕电 子工艺设备和生物制药设备需求,经过自主研发,公司掌握了介质供应微污染控制技术、 流体系统设计与模拟仿真技术、生命安全保障与工艺监控技术和关键工艺材料再生与循环 技术等底层核心技术。

公司持续研发投入,在研项目充足,盈利能力较强。公司加大研发投入,2022 年上 半年,共投入研发费用 4446.3 万元,同比增长 65.31%。目前,公司在研项目充足,围绕 电子工艺设备和生物制药设备,公司现有 11 个在研项目推进中。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远高 于工艺介质系统竞争对手,如帆宣科技和汉唐集成 2022Q2 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1555.5 万 元和 147.6 万元(注:1 元=4.35 新台币)。持续的研发投入赋予公司较强的盈利能力, 2022Q2,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26.2%,较往年提升一个百分点,按不同下游领域划分,公 司集成电路行业业务毛利率为 28.2%,光伏行业业务毛利率为 27.3%,平板显示行业业务 毛利率为 9.4%,半导体照明行业业务毛利率为 19%,光纤行业业务毛利率为 74%,生物 医药市场毛利率为 20%。公司的毛利率水平高于工艺介质供应系统行业内海外一流供应商, 如 2022Q2 帆宣科技和汉唐集成的毛利率分别为 10.7%和 15.3%。

公司不断拓宽产品矩阵,积极布局 Gas Box 业务和生物制药设备,推进募投项目建 设,产能释放在即。Gas Box(气柜模组)是特种工艺气体输送控制装置,按照晶圆生产 工艺的具体需求对不同特殊工艺气体进行传输、分配和输运,实现对工艺气体的流量、压 力、浓度、混配比及反应时间等方面的精准控制并保持洁净度、耐腐蚀性及安全性。Gas Box 主要用于刻蚀、薄膜沉积和离子注入设备等。Gas Box 的技术壁垒较高,需要满足真空度、 耐腐蚀性、洁净度、SEMI 定制标准等指标。美国超科林等厂商和少数日本厂商的 Gas Box 产品市场占比较高,国内供应商包括富创精密等公司。正帆科技长期深耕工艺介质系统, 对于气体输送系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拥有高标准的洁净厂房、全自动焊接设备、精密检 测仪器及专业的流体计算软件,对于布局 Gas Box 业务,有先发优势。目前公司已经成功 研发出 Gas Box 产品,包括 VCR®型和 Surface Mount 型,广泛应用于 8 英寸-12 英寸集 成电路、平板显示、光伏太阳能、光纤及微电子等行业。公司募投项目“新能源、新光源、 半导体行业关键配套设备和工艺开发配套生产力提升项目”正逐步推进中,目前控股子公 司鸿舸半导体公司一期厂房已建成,产能释放在即。此外,公司的子公司正帆百泰主要负 责生物制药设备业务,相关业务从制药用水业务入手,现在正在进行配液系统研发,未来 公司将进一步拓展业务,进入生物反应器等核心生物医药设备领域。

公司 CAPEX 业务客户基础雄厚。公司是电子工艺设备领域的先行者。公司参与编写 了 7 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深耕产业 20 余年,主导了国内老牌集成电路厂商工艺介质 输送系统的建设工作,如上海新进、华润半导体、和舰科技等,形成了高品质商誉和品牌 优势,积累了庞大的客户群体。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中芯国际、京东方、恒瑞医药、SK 海力士、德州仪器等。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内标杆性大客户不断增加。以中芯国 际为例,目前公司已陆续为中芯国际多个主体开展业务,并进入中芯国际 14nm 制程晶圆 厂的供应链体系,为其提供特种气体,大宗气体相关设备及系统服务。在生物制药领域, 公司已经得到国际与国内大型制药集团及一线用户订单,进入行业一流供应商行列。近年 来,公司聚焦在生物医药领域,快速进入抗体蛋白药、新一代胰岛素、新型疫苗、细胞与 基因治疗的头部应用领域。公司积极投身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事业,为国药中生新冠灭活疫 苗生产线配套提供制药用水系统,并获评优质合作方;公司还为 mRNA 新型疫苗以及基因 药物产业化用户提供制药用水及生物工艺核心装备。

OPEX 业务积蓄长期成长动能,气体增量显著

OPEX 业务包括核心材料、MRO 以及再生循环解决方案

公司的 OPEX 业务包括核心材料、MRO 以及再生循环解决方案。核心材料包括电子 特气、电子大宗气、电子化学品等。MRO 即维护(Maintenance)、维修(Repair)、运营 (Operation)业务,主要针对客户已建成设备提供后续配套服务,包括技改工程、设备销 售、配件综合采购、维修保养及运营等服务。近年来公司着力提升 OPEX 业务营收占比, 减小对 CAPEX 业务的依赖。

电子气体业务包括电子特种气体业务和电子大宗气体业务。电子特种气体指用于半导 体领域,对纯度、品种、性质有特殊要求的工业气体,按照下游用途分类,可以分为掺杂 用气体、外延用气体、离子注入气和刻蚀用气体四大类。电子大宗气体指纯度要求低于 5N, 产品产销量大的工业气体,根据制备方式的差异,可以分为空分气体和合成气体两部分。 当前公司的电子特种气体产品包括砷烷、磷烷、硅烷和电子混合气等高纯气体,电子大宗 气体产品包括高纯氮气、高纯氢气等泛半导体行业工艺中作为载气使用的各种大宗气体。 电子气体的上游行业是气体分离及纯化设备制造业、基础化学原料行业、压力容器设备制 造业等产业,下游主要用于泛半导体行业,如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功率器件、砷化镓 太阳能电池、光纤等,与公司的 CAPEX 业务中电子工艺设备下游领域基本重合。

气体业务的供气模式主要包括瓶装供气、液化贮槽供气和现场制气、管道运输几种模 式。根据中国工业气体协会数据,瓶装供气在几种供气模式中,占比 14%,适用于小批量 气体用户,其中电子特气多为瓶装供气形式;储罐供气占比 21%,适用于中等规模用量气 体客户,多用于机械、塑料、食品饮料、医疗等;现场制气占比 26%,管网供气占比 39%, 两者适用于大规模用气客户,多用于化工、炼油、电子、金属冶炼加工等。

气体市场空间广阔,海外巨头公司占据主流地位

气体市场空间广阔,近年来我国工业气体和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均保持高速增长。工业 气体方面,2015 年以来受益于下游工业产值的快速提升、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产业 结构的优化调整,中国工业气体市场增长较快。我们根据历史数据测算,工业气体年复合 增速约为 GDP 增速的 1.2-1.5 倍左右。参考 Wind 一致预期 2023 年 GDP 增速 5.1%。假 设工业气体年复合增速为 GDP 增速的 1.3 倍,预计 2023 年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增速约为 7%。根据中国工业气体协会数据,2022 年我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为 1838 亿元,基于上 述增速假设我们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966 亿元。此外,电子气体是中国电子工业 的“粮食”,下游应用领域涉及很多战略新兴产业,如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光伏、半导 体照明等。下游半导体行业的迅速发展在规模上增加了电子气体的需求,同时下游新工艺、 新产品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拓展电子气体应用领域,不断创造电子气体特别是电子特种气体 的新需求。我国电子特种气体行业实现持续高速增长,行业成长性强。根据 SEMI 数据, 2021 年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约 196 亿元,SEMI 预计 2022 年将达到 220.8 亿元,2025 年将达到 316.6 亿元。

四大海外龙头企业在中国电子特种气体市场占比超过 85%,特气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中国电子特气市场主要被海外龙头企业占据,且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2020 年美国空气 化工、林德集团、法国液化空气和太阳日酸的市场占比超过 85%,国产化需求迫切。近年 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连续推出了《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 年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等多部战略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和推动电子气体产业的 国产化进程。在下游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共同拉动下,本土气体供应商具备发展机遇。

深化产业布局持续扩张产能,从电子特气向大宗气延伸

公司掌握气体领域核心技术能力。公司继承工艺介质供应系统中积累的核心技术,进 一步开发出高纯材料合成与分离提纯技术和材料成分分析与痕量检测技术等核心技术,形 成了合成、提纯、混配、充装、分析和检测的气体相关工艺,实现纯度高且关键杂质含量 低的电子气体产品研发及销售。同时,由于电子气体业务与公司 CAPEX 业务客户群体重 叠度高,公司依托在工艺介质供应系统中积累的优质客户,加速电子气体产品的推广。

电子特种气体业务是公司电子气体业务的基础,公司打破进口垄断,实现电子特种气 体的产业化。公司电子特种气体业务的核心产品包括砷烷和磷烷。其中,砷烷合成、提纯、 充装、分析与检测的工艺均为自主开发形成,磷烷采用外购粗磷烷原料进行提纯、充装、 分析与检测的形式生产。公司的砷烷和磷烷产品的纯度以及关键杂质水平优于我国国家标 准的相关规定,可以满足半导体照明、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等行业的使用要求。

公司电子特种气体募投项目即将投产,相关业务有望快速放量。公司 2019 年已形成 砷烷 20 吨/年,磷烷 30 吨/年的生产能力。为了应对下游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照明等行业的 市场发展需求,公司于 2020 年募集资金用于超高纯砷化氢、磷化氢扩产。募投项目正在 积极推进中,在募投项目投产之后,预计将有效缓解当前公司产能不足的现状,相关电子 特种气体产品有望快速放量。 公司完善产品布局,大力发展电子大宗气体业务。公司延伸开展了电子大宗气体业务, 包括高纯氧气、氮气、氩气等产品。2022 年公司募集资金,计划用于合肥高纯氢气项目 和潍坊高纯大宗项目的投建。合肥高纯氢气项目将新增氢气产能 1260 万立方/年,可望有 效满足当地电子信息产业客户如京东方、惠科集团、三安光电等对高纯氢气的需求,同时 满足区域内加氢站的规划需求。潍坊高纯大宗项目计划新增氧、氮、氩产品产能 21271 万 立方米/年,满足区域内大型工业企业产业园区的用气需求,为科技园区提供现场制气的一 站式解决方案,并将进一步开拓潍坊当地及周边城市的大宗气体市场。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关键词:

相关新闻